11年前,當11月1日零時的鐘聲響起,人們依依惜別黃浦江畔那場持續半年的盛會。
184天的節日里,246個國家和國際組織、7300多萬名參觀者團聚在“城市,讓生活更美好”這一旗幟下,在上海世博會這個大平臺上,以更加開闊的視野觀察世界、以更加開放的姿態面向世界、以更加虛心的態度借鑒和吸收人類文明成果、研究和學習各國發展的有益經驗。
然而在另一個維度上,世博會卻“永不落幕”。
帶著世博會的諸多啟示,上海上下而求索,始終致力于打造一座充滿尊嚴、健康、安全、幸福和希望的美好城市,一如聯合國人居組織曾強調的那樣。
11年后,這場漫長的求索誕生了一塊結晶——在上海世博會的原址上,一座以“世博文化”為名的公園將于今年底先開放0.85平方公里的北區。
生態自然永續、文化融合創新、市民歡聚共享,這座世界一流的城市中心公園就是“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完美演繹。
給人民最好的資源
上海世博會后,后灘地區被譽為上海第二個陸家嘴,經濟價值極高。經測算,僅現在用來建設世博文化公園的這片土地,如果用于商業開發,純土地收入就可超1000億元。
但上海經受住了眼前利益的考驗,在城市規劃建設中秉持更新的理念和更高的思想境界,牢牢守住中心城區這片約200公頃的寶地,早早下定決心,將其打造成開放共享、多彩可及的高品質生態空間,回應人民群眾對城市優美生態環境的期盼。
確保世博文化公園的連貫性,就連主干道都從地上讓到了地下。
上海在2019年啟動世博大道改造工程,將2.353公里世博大道中的1.35公里改為下穿式地道,世博文化公園和濱江濕地從此不再一分為二。
地道緊鄰上海大歌劇院處還有玄機——經由聯絡道,將來車輛可直通歌劇院地下車庫,這也是上海首個地下主干路與地下空間直接銜接的案例。
把最好的資源留給人民,這樣的“魄力”在20年前便有跡可循。
那一年,上海騰出寶貴的中心城區空間,換來了占地28公頃的延中綠地,它被譽為上海最早的“中央公園”。據測算,延中綠地原址所在的土地如果用于批租,每平方米收益可達3600美元,僅一期面積就可獲益10億元。
這么做值嗎?綠地落成之時,近3000株喬木和11萬株灌木簇擁,蔚然成景,興奮的市民奔走相告。建設者看在眼里,甜在心里。
投資自然,帶來的是更長久的生態效益,是城市可持續發展的根本保證,也是人民獲得感、幸福感的不竭源泉。在上海世博會上,多座城市在高品質生態空間上展示的大手筆和先進理念,讓上海進一步確信了生態之城的道路。
2017年9月22日,上海世博文化公園啟動建設;2017年底,黃浦江兩岸從楊浦大橋至徐浦大橋45公里岸線公共空間宣告貫通;2020年底,蘇州河中心城區42公里濱水岸線基本實現貫通開放;今年,上海宣布“十四五”期間將實施“千園建設工程”,使公園躍升至1000座以上,并用15年,以外環綠帶為骨架,打造環城生態公園帶……一幅生態之城的美好畫卷已經徐徐展開。
截至2020年底,上海有406座公園,人均公共綠地面積為8.5平方米,森林覆蓋率達18.49%。
繼“一雙鞋”“一頁報”“一張床”后,不少市民對上海人均公園綠地面積有了全新的形象比喻——“一間房”。但對照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對標倫敦、紐約、新加坡等全球城市,上海環境生態空間的規模和品質仍有一定的差距。
以此為基礎,到2035年,上海生態空間占比將達到60%以上,森林覆蓋率達到23%左右,人均力爭有超過13平方米的公園綠地,力爭實現全市開發邊界內3000平方米以上公園綠地500米服務半徑全覆蓋,實現優美環境人人共享,生態價值高效轉換的美好愿景。
傳承展示城市文脈
上海世博文化公園規劃早期,曾有一種疑問:為何要以“文化”為名?
當人們站在公園北區的時光印記大道上,凝望著遠處四座上海世博會保留至今的場館:原俄羅斯館、原盧森堡館、原意大利館和原法國館,便會有種頓悟:原來,公園也是傳承和展現城市文脈的載體。
在這條400多米的線型花園里,率先映入眼簾的是184米(象征184天)的“序章”。
象征上鋼三廠的前身和興鋼鐵廠首次自制成功的28噸薄板機架的28根鋼鐵樹干、上海克虜伯不銹鋼有限公司2001年生產的第一卷冷軋鋼板制成的“時光卷軸”,無不彰顯上海深厚的鋼鐵工業底蘊。
“走過”鋼鐵工業時期,迎面而來的是海寶雕塑和43塊印有世博會各國展館主題詞的長條地磚,還有陪伴了全球游客184天的“世博鐘”。
在時光印記大道的“尾聲”,則是一棵從上鋼三廠舊煉鋼爐里“生長”而出的不銹鋼幼苗。
“象征上海是一座在工業文明基礎上重獲新生的現代城市,如鋼鐵般不朽,富有生命活力。”上海世博文化公園建設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孫毅表示,時光印記大道是上海從世博會時期到世博文化公園時期,從工業時代到生態文明時代歷史演化進程的縮影。
如果說工業遺存和世博會遺產勾連起人們關于近現代的記憶,那么本次北區開放的最大亮點——采用傳統尺寸、傳統工藝營造出來的申園,則承載著喚醒上海江南古典園林底蘊的使命。
有人質疑,在大都市的城市公園中植入古典園林,會不會顯得突兀?
“根據考證,世博文化公園所在的方位百年前是江南水鄉,建造申園,是對上海歷史文脈的一種傳承,是對江南水鄉空間記憶的回應。”世博文化公園設計總控單位華建集團黨委副書記夏冰表示,申園采用園林“借景”手法,依山(雙子山)傍水(中心湖泊),既與整座公園氛圍契合,和豫園遙相呼應,又與城市開放空間的氛圍契合,體現了上海“海納百川”的城市精神。
致敬歷史,卻不照搬歷史,許多細節還展現了上海對文脈傳承的先進見解。
“申園主入口的涉趣橋,取名是對明代上海古典園林日涉園的致敬。”申園項目經理周舒延介紹稱,申園八景的“曲韻天香”中,制高點露香亭是對明代另一座上海古典園林露香園的致敬,但在功能上拓展為頗具創意的曲藝表演空間,與作為“觀眾席”的清音館隔水相望,再襯以滿山的牡丹花、周圍環以曲廊,極具古典畫意,又不失現代的實用價值。
激活共建共治熱情
世博文化公園之于這座城市的意義,不只是一項“民生禮包”,也不只是傳承和展示城市文脈。
從即將開放的北區部分功能和未來南區的“藍圖”來看,上海希望強調公共空間之于城市更重要的意義,那就是用高品質空間激發人對于空間的塑造、參與和分享,讓人民主動創造更加美好的城市與生活,這也是對世博精神的傳承。
在這一點上,從規劃公布伊始就廣受關注的“雙子山”就是市民充分參與城市建設的典范。
“真沒想到夢想居然成真了!”2017年,上海公開向社會征集世博文化公園設計建設意見,在上鋼三廠工作了40年的退休職工吳正江提出,想在園內建山,在山頂飽覽浦江兩岸的秀麗風光以及世博場館等上海世博會的寶貴遺存。
他透露了一個鮮為人知的歷史,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現在的世博文化公園規劃范圍內,曾有一座六七十米高的山,是由廢棄的鋼渣堆積而成,“坐著汽車要繞好幾圈才到山頂,可以在上面看龍華機場里的飛機起落。”
如今,“雙子山”已漸露雛形,最近一次公布“長勢”,主峰已有36米高,次峰也有24米了,最終將高及48米。
“雖然山還未成型,而且在南區,但這次北區開了我已經忍不住了。”吳正江幸福地表示,自己騎個自行車,十幾分鐘就能到公園主入口,以后公園就是親朋好友聚會的“大客廳”。
像吳正江這樣得償夙愿的市民還有許多。
經過為期近2個月的意見征集,2.24萬名上海市民各自描繪了他們對世博文化公園的初步設想,其中,將保留的上鋼三廠車間屋架(原中南美洲館)綠色低碳地“過渡”為展現奇花異卉的大溫室花園,同樣是來自民間的智慧。
近半數參與調查的市民表達的對上海世博會的懷念,也促成了四座國家館的保留與轉型,以及時光印記大道的誕生。
未來,除了承載市民的殷切期盼,更多高品質空間還將擔負起引導和培養一座城市新的文化的使命。